出家人如果養成了浮動不安的習性,不願意在一個道場安住下來,常常在一個地方住個兩天腳底就癢,就想再到其他地方,說得好聽叫「行腳」,實際上是「馬溜子」,結果一生就這麼流浪到死,對社會沒盡什麼責任、做什麼奉獻。
出家,是要安住道場、適應所依止的道場,不是讓道場來適應自己的習性、幻想。每一個道場都有它的道風,法鼓山也有法鼓山的風格、理念。我們依常住的道風、理念而共同生活、共同成長,然後共同實踐我們的理念、推廣我們的道風,也就是說,我們依止常住,常住成就我們。
在高僧傳裡,我們常常可以讀到一些古大德,他們修學時,如果依止的道場已沒有什麼可以學習、成長了,師父就會把徒弟送到大道場親近大善知識學習。這情形在台灣也有,有一些小寺廟,只有一個師父帶一、兩個徒弟,因為沒有辦法使徒弟按部就班地學習,於是將徒弟送到佛學院讀書、磨練,希望徒弟學成以後再回到道場奉獻。
此外,也有一些古大德在一個道場親近善知識多年,因為另外有奉獻的因緣,便結束這地方的修業而到另一個地方服務。譬如過去有些大德因為在寺廟、叢林裡擔任某一項執事頗具好評,就會有人請他去其他寺廟當方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