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嚴法師教話頭禪 185

但是見性並不等於解脫。然後,真正得解脫一分時,從此進入聖位,成為聖人。見性時也就進入了「見道位」,亦即「六根清淨位」,接著將煩惱全部調伏了以後,再繼續一分一分地斷除無明,這個時候則是「修道位」,在修道位的時間滿長的。過了修道位以後,才是成佛,就是「究竟位」,這一共有五個階位。以上是根據唯識的修道階位,亦即「唯識五位」或「唯識修道五位」來說的。

因為禪宗不講層次,所以很多人便隨意猜測:這個人已經開悟成佛了、那個人已經明心見性了,好像成佛或明心見性都很容易,但這都是有問題的。因此,我根據唯識的修道階位來說明,請大家不要急著想開悟,因為你的準備工夫還沒有做好。

為什麼開悟以後要保任、要長養聖胎,還要繼續地用同樣的方法,提起本參話頭?因為見性就像是你進入胎裡成為胎兒一樣,必須好好保護它,這即是「安胎」,若不保護它,這個胎兒很容易流產,否則就算生出來,也不會太健康。所以在見性以後,更要精進地用功,而不是一見性以後,就沒事了。

很多人因為煩惱很重、很痛苦,在沒有辦法的情形下來學禪,希望能夠見性,以為見性之後,什麼問題都解決了。其實這是誤解,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就沒有了因果,就好像沒有投資,卻想賺大錢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