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瞭解,就如西方所說的「懷疑是學問之始」。但這種疑是求知,和前面所說的疑不同,因為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所以想瞭解、追求。例如對宗教的信心,我們原本因為不瞭解教義,所以只有相信。但是你如果一邊懷疑,一邊還在求神拜佛,那你求他還有什麼意義?

另外,不要將「疑」運用在人際關係上,也就是一開始交朋友時,就要信任,如果有疑心,那就乾脆不要交這個朋友。不過在交往後,也沒有必要把自己的底牌全部露出來,這樣反而容易讓朋友起壞心眼;他本來不一定有壞心眼的,結果因為你的關係而增長了壞心,對他不是很不公平嗎?所以與人結交時,一定要先相信對方。用人也是一樣,所謂「疑者不用,用者不疑」,但是在用人的過程中,仍然要小心謹慎,這樣才能讓人才有發揮機會,把事情做好。

所以,信和疑雖然是相對的,但也是相輔相成,有信才能夠完成事情。你如果對人沒有信心,只有懷疑,就會老是在原地踏步,事情自然也就成功無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