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個方向是觀世音菩薩對苦難的眾生、對煩惱的眾生的教導,幫助他們離苦得樂。所謂離苦得樂,可有兩種苦和兩種樂。第一種苦是生活上的苦,以及恐怖、不自在、不自由;另一種苦是沒有智慧、煩惱重,不得解脫。在這兩種層次上,許多經典都提到了觀音菩薩的修持方法。

另一個方向,觀世音菩薩與往生救濟的阿彌陀佛關係密切。許多人活著的時候,都希望少煩少惱、健康平安、快樂順利,然而每一個人都將面臨死亡,當死亡來臨之時怎麼辦?很多的佛教徒知道要念阿彌陀佛,卻不知道亦可念觀世音菩薩,其實凡是有阿彌陀佛的地方就有觀世音菩薩,凡是提倡淨土、念佛法門的經典,也一定讚歎觀世音菩薩;況且,觀世音菩薩就住在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他是阿彌陀佛的脇侍,也是阿彌陀佛一生補處的佛。因此,許多的經典都這麼講,眾生在釋迦牟尼佛涅槃以後所希求的救濟,多是從觀音信仰中得到的。

求觀音:觀世音是我們的保母


觀世音菩薩就像是我們的保母,他是眾生的救濟者、護持者和平安的守護者,是我們一生都需要的。當我們行將往生的時候,觀世音菩薩則化身成為阿彌陀佛的脇侍,擔任西方極樂世界的接引者。而到了西方極樂世界以後,他儼然又是一位教化者,凡是到了西方極樂世界的菩薩,都受到觀世音菩薩的慈悲教化。我告訴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