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乘菩薩誓願自己未度先度眾生


大乘是發菩薩誓願,雖然自己尚未解脫,但發願要度眾生──自己未度先度眾生,這是菩薩初發心。菩薩發心,並沒有考慮自己何時得解脫、何時得救濟、何時出離三界苦難,只想到如何使眾生離苦得樂,這就是菩薩精神。諸位一定聽過地藏菩薩說:「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藏菩薩發願到地獄裡現地獄眾生相,在地獄中他照樣地會感受到種種的苦難,然而這是他自己發願要去的,所以跟因為業報所感而到地獄去的眾生不同,心理上不會覺得怨苦、怨恨、不自由。就像有些人到監獄中去做教化的工作,跟受刑人住一樣的房間,吃同樣的飯。有些法師親自到監獄去帶禪七、帶佛七,跟受刑人一起生活七天,但是法師們並不覺得是在監獄中受苦受難。

因此,大乘菩薩不會拒絕前往任何的苦難之處。譬如臺灣九二一大地震,我們即刻派人到災區協助,與災區民眾生活在一起,這是一種慈悲心。此外,南亞大海嘯時我們也派了義工去印尼、斯里蘭卡、泰國等地救濟、協助他們。有一位義工發願到斯里蘭卡的災區服務兩年,這兩年之間她就跟著災區民眾完全生活在一起,她並不覺得自己是在受苦,因為是她自己發願到那邊服務的。

大乘佛法跟小乘佛法的不同之處,在於大乘菩薩不為自己求安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