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重民俗,提倡民俗


所以,佛教是不燒冥紙也不燒香,法鼓山在祭典或法會時,則會在佛前上香,因為這是入鄉隨俗。漢人社會有漢人的文化、有漢人的需求,我們老祖宗幾千年來都習以為常地做,如果不做的話大家心不安,所以我們還是照著做。其實國外其他民族沒有中元普度,也沒有清明超度這種習俗、這種文化,但是他們也都很平安地度過。

例如要建房子,在破土動工的時候,都要先祭拜土地,之後大家才能安心施工,如果不祭的話,只要一發生公共安全問題,大家就會開始埋怨:「就是因為沒有祭拜,所以才會發生意外。」祭了之後會不會有公安事件發生呢?可能還會有,但是心理上總是認為祭過比較平安。這是一種民間信仰,我們尊重它,所以祭祀法會還是要做,但是不要污染環境。

除了空氣之外,噪音也是一種污染。例如以前送喪的時候很重排場,喪家、花車、樂隊等,一排隊伍長達幾里路,聲音很大,整條馬路都受到噪音的影響。其實送喪不需要有這麼大的排場。

總之,污染環境的聲音,污染環境的氣體,污染環境的各種各樣東西,都應該減少、免除,加以改善,民俗習慣提昇了以後,國際上的觀光客到臺灣來,才會覺得臺灣是個有文化的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