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理須有道德的配合


「倫理」與「道德」這兩個名詞,一般都是相提並論的。兩人以上的相處,彼此各盡其責、各守其分,這是「倫理」;彼此尊重、互相關心,這是「道德」,兩者之間關係相當密切,不過範疇並不相同,例如道德之中,不一定含有倫理,但倫理的實踐,則一定要有道德來配合。

所謂「倫理」,是指人際間的互動,每一個人可以同時扮演好幾個角色,善盡每個角色的本分、責任,就是倫理觀念的落實。至於「道德」,是讓所有與我互動的人,都能夠得到利益、平安,也就是所謂「交友」的功能。

道德的實踐,關鍵在於我們自己。如果只是一味的期待、苛求他人對我們好,自己卻沒有等同地去回饋,那就是欠缺道德。我必須再次強調,人際之中如果缺乏道德,也就不成為倫理。

「心六倫」關懷的主體與價值


「心六倫」的特色,在於它的時代性,是對當前臺灣社會及國際情勢的一種回應,這與過去傳統儒家所倡的「五倫」:「父子、君臣、夫婦、兄弟、朋友」不同。比如「心六倫」之中,提到了自然、職場和族群倫理,都是新時代的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