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後我也會葬在這裡。這塊地可以容納好幾千人的骨灰末,甚至幾萬人也不成問題,而這些骨灰都是肥料,還可以在園區裡蒔花植竹。

現在這塊地,我們已經提供給臺北縣政府,屬於縣政府用地,政府不可能沒收或者另作其他用途。對我們來講,這是一個公園,對政府來講,是一塊可長久重複使用的植葬地。

問:這也是把您所說的「心靈環保」理念貫徹到一個極致了,讓人間佛教伴隨著人的一生,及至終點。

師:人的生命,活著的生命跟死亡以後的生命,在法鼓山是結合起來的;我們有一個教育園區,有一個生命園區,教育園區是世界性的,生命園區是永恆性的──空間與時間都是無限大的。

培育僧才奉獻世界


問:剛才法師說到,當年佛陀的第一個僧團,就是教育的僧團,就是弟子們追隨佛陀,聆聽佛陀的教誨,而行腳於整個印度大地。現在我們看到法鼓山有個很清楚的定位,即世界佛教教育園區;您也曾經說過,在這個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