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不得苦,是因為欲望太多,老是覺得不滿足;愛別離苦,是捨不得、不願意自己喜愛的人事物離開,所以痛苦,尤其是有密切關係的人,譬如夫妻、子女、父母、兄弟、朋友等;怨憎會苦,是怨家路窄,每遇一次就彼此傷害一次,即使沒有真的傷害,也會產生恐懼、害怕、討厭的情緒。奇怪的是,在現實人生中,我們愈不喜歡的人,愈是怨家路窄;愈是喜歡的人,卻愈是見不著面。
這些捨不得、放不下、看不開、求不得,都是心理上的問題,而這些心理的種種困擾都是與外境,也就是外在的人、事、物有關,因此若不能透視苦的本質,人只要置身於外境,就是在痛苦之中。
眾生的種種痛苦是來自於根本的痛苦——貪、瞋、癡,苦不是因為物質的缺乏,而是因為不滿足,因此即使是到了物質非常富裕的地區、國家,還是會感覺痛苦。因為欲壑難填,只要貪心不除,永遠不會滿足,永遠是在苦中。
不滿足是痛苦的最大原因,由於不滿足而貪得無厭,在貪得無厭的過程之中,貪的本身就是一種煩惱,貪的同時就是在痛苦之中。俗話說:「人為財死,鳥為食亡。」鳥為食亡還好,牠是為了求生而覓食,上了當就死了。人為財死才是冤枉,財富與生命不一定有關係,但是因為不斷希望得到更多的財富,結果就在煩惱痛苦之中,甚至於身敗名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