壞的影響力則是黑色黑光。黑色不但不能放光,而且專門吸光。每一個人只要存好心就是一個放光的人,用好心待人就是讓別人沾光,所以我們常常以「沾光」來形容從他人那裡得到了光彩或利益。其實有時我也沾你們各位的光,譬如我有一個弟子在機場服務,我要通關時,這個弟子就跟海關人員說:「這是我師父,請不要為難他。」結果他們就給我禮遇通關。這就是他放光,讓我沾了他的光。而阿彌陀佛放慈悲光、智慧光,都是為了利益眾生。

二、「成熟眾生,莊嚴國土」的彌陀本願


根據《無量壽經》,阿彌陀佛在修行階段,當時叫作法藏比丘,曾經發了四十八個大願,雖然有部分經典說是二十四願,譬如《平等覺經》,但二十四願其實是四十八願的濃縮,而且不論二十四願或四十八願都只是一個名稱或數字,凡是有益於眾生往生淨土,能夠幫助眾生在淨土之中成就道業、成就果位的都是阿彌陀佛的願,所以應該是「無量願」。

阿彌陀佛願願都是為了成熟眾生、莊嚴國土,所謂成熟眾生就是讓發願往生彌陀佛國者都得以往生,而為了讓發願往生者有地方安住,所以成就了一個極樂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