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願則是諸佛個別成就的願力,對阿彌陀佛來說,就是四十八願。唯有我們也發了諸佛的通願,才有進入諸佛國土的希望,也唯有能與某佛的別願相應了,才有生到某佛國土的可能。

菩提心就是發成佛的願心,成佛一定要先救濟眾生、利益有情,也就是行菩薩道。阿彌陀佛是因為發了成熟眾生、莊嚴國土的大願,所以成佛。他的功能和目的,就是要接引一切發願往生極樂世界的眾生。他成就西方極樂世界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救濟眾生、為了接引眾生到極樂世界修行,完成菩薩道,這就是成熟眾生。因此,念佛的人在未往生之前就要發成佛的願心,並且願臨命終時,能以阿彌陀佛慈悲本願的力量到極樂世界去,然後見佛聞法而悟道。但不是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就什麼都不管了,同時還要學習阿彌陀佛,願未來也能夠莊嚴國土、成熟眾生,倒駕慈航來普度眾生,這就與阿彌陀佛的願力完全相應。

西方彌陀淨土比所有的諸佛淨土都慈悲、方便、容易,因為求生西方淨土沒有任何的條件,唯一的條件就是願意生淨土。只要你願意,希望自己能夠生到西方淨土去就能去,這個願意就是發願。

(二)依願而行


發了願就要照著去做,就好像當你發願要來參加佛七,首先就要把身心調整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