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變成一種習慣。娑婆世界的眾生就是這個樣子,明明知道那不是什麼好東西,但還是喜歡。眾生的心,知道苦,卻願意接受苦,所以佛很慈悲,到這裡來告訴眾生離苦得樂的方法。
「此方真教體」,「此方」指的是娑婆世界,在此世界要讓眾生聽到、知道佛法,一定要通過語言,用口來說。因此,真正要將弘揚佛法的功能發揮出來,還是要以語言為根本、為基礎。語言就是用聲音來說,這個就是「真教之體」。
「清淨在音聞」,釋迦牟尼佛以清淨的智慧,發出說法的聲音,能夠讓眾生聽到,也能夠使眾生的心從煩惱轉為清淨。若以煩惱心來講的話,則都是傳播著煩惱,就如以憤怒心、瞋恨心、懷疑心、嫉妒心講出來的話,會讓人聽了很不舒服,很害怕;如果用慈悲心與智慧心說同樣的話,就會讓人感到很溫暖、很安全、很舒服。譬如,下地獄本來是一樁壞事,可是用慈悲心與智慧心講:「下地獄是很可怕的,如果一定要去,必定是發了大悲願才會去地獄!」相反的,如果是詛咒著說:「哼!你下地獄去吧!」叫別人下地獄,這就不是清淨的語言了。又譬如,以讚歎的聲音希望對方趕快成佛,這是好話;如果以憤怒心、討厭心說:「哼!你快要成佛了!」別人還以為你是叫他快點死呢。這就是清淨的聲音與不清淨的聲音不同之處。聽了這兩個例子以後,就知道你平常是用什麼樣的心、什麼樣的聲音在講話,這是非常重要的。用煩惱的聲音講話,自己就是煩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