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三昧所修行的定,是處處在定中,時時在定中,不一定要不住三界或不出三界,不一定要打坐或不打坐,在任何時間都是相同的。看起來不像是在定中,這才是真正的定,因此叫作「如幻」,就是「好像是」。像講經這樣一種場合,是真還是幻?對如來而言是如幻,對凡夫來講,根本不知道什麼是幻。剛才我遇到一個人,她有個孩子業習很重,不容易受教,她費了很大的心力來教導孩子,但怎麼教就是教不好。我對她說:「妳還是要盡母親教育孩子的責任,但是不要跟孩子拚命,即使希望與要求不如妳想像的那麼好,說不定過一段時間,孩子業障消了,自然而然會變好,也或許他一輩子就是這個樣子了。兒孫自有兒孫福,妳吃妳的飯,他吃他的飯,各人福報不同,妳是沒有辦法的。能夠這樣想,至少可以少一些煩惱,因為妳的責任已盡,這樣不是比較好嗎?」雖然「如幻金剛三昧」尚未修成,「如幻教育小孩」還是可以做的。
這種基本原則,可以運用在任何情況、任何關係上。婚姻是「如幻婚姻」、生意是「如幻生意」、工作是「如幻工作」、學問是「如幻學問」,通通加上「如幻」,不但盡了責任,同時也很快樂。《維摩經》裡有個比喻:如來說法,如幻師對所化之人說幻法。釋迦牟尼佛說法,等於是幻師在對他所變化出的人說幻法,這不是等於沒有說嗎?但還是要說,因為被變化出來的人不知道自己是被變化出來的。你們知道你們都是佛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