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母親和孩子能真正變成我們社會的一份子,到那時候還會分什麼彼此嗎?
美國的新移民大都會融入美國社會,在美國第二代的移民,也都是講英語、受美國教育,完全適應當地社會。所以,我們也要想辦法輔導台灣的新移民,讓他們順利進入我們的社會。
有人建議,把這些小孩子集中起來,給他們特定的教育課程,專門為新台灣之子上課,這個辦法合不合適,實在有待商榷。如果是階段性的加強一些補習或輔導,也許可以試試,但若持續性地進行,是有問題的。為什麼呢?因為這些孩子們和他們的母親會感到自卑。
此外,有些父親稱他們的太太為「外勞」,讓孩子聽見父親這樣稱呼自己的母親,也是很糟糕!孩子的心裡也會認為他的媽媽是外籍勞工。像這樣不尊重自己的配偶,認為太太是用錢買來的,這種心態非常不好。既然是自己娶的太太,她就是家裡的一份子,不應該把她當外人、甚至外傭看待。這種情形在台灣,可以說就是因為有些人的教養還不夠,所形成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