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棟建築物的完成,以及戶外設施的構思等等,這個過程非常艱苦,並不是袈裟一披,道場現成就有了。但我還是覺得很慶幸,在古代,一座名山的完成,常是經過好幾世代出家眾的努力,方才建成,而開山祖師,可能是第一代建設者,或以當中最具聲望的住持為名;在歷史上,要把一座山在一個人的一生之中完成,那是很難做到的事。
法鼓山歷經十六年終於開山了,這不是我一個人的本事,我既不會水泥工,也不懂木工,更看不懂建築圖,許多的事都是由僧俗弟子一起參與,尤其建設經費,都是從十方信眾布施而來。我們有一個護法勸募組織,向信眾募款來支持建設。
法鼓山初建的頭兩年,大家對我們是沒有信心的,因為地面上看不到任何建築,甚至過了五、六年,還在打地基,尚見不著房子,因此便有傳言紛起,說法鼓山是建不起來了。
我們的募款也做得非常辛苦,如果按原始計畫,法鼓山確實是建不起來的,因為我們的募款與實際建築的需用,不成正比。為了土地的因素,為了政府的審查,有許多許多的因素,使得工程一拖就拖了十六年。最初我們計畫在五年內完工,結果遲至第十六年才落成。
十六年過去了,不得不說這是最好的安排,雖然時間拖長了,但是工程品質相當好,而我們所需的募款也能夠應付,不至於落得舉債建設,的確是最理想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