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帝隸披羅,同屬Maitreya一字的異譯,可見在提婆以後,世親以前,確有彌勒其人了。此一彌勒當是促成彌勒論書的重要人員之一,他也是當時的瑜伽師之一;全部的彌勒論書所代表的思想,乃是集合了許多瑜伽師的禪境所得而來;我們也可以承認,那是兜率天的彌勒所傳。這一學說的弘揚出來,乃是無著菩薩的功德。
無著及其著述
彌勒,大約是西元二七〇至三五〇年間的人,無著大約是西元三一〇至三九〇年間的人。當無著、世親弘揚大法之時,正是笈多王朝的盛世,約自沙姆陀羅笈多(Samudra-gupta西元三三〇~三七九年)之末年,經旃陀羅笈多二世(Candra-gupta II西元三八〇~四一四年)至鳩摩羅笈多(Kumāra-gupta西元四一五─?年)接位,亦即是法顯西遊,羅什東來的前後。
無著除了以彌勒之名傳出的許多論書之外,以他自己的名而傳流的論書也不少,其重要的則有如下數種:
-
《顯揚聖教論》(一卷)。玄奘譯。
-
《攝大乘論》(三卷)。有真諦、玄奘、佛陀扇多之三譯,西藏亦有譯本。
-
《大乘阿毘達磨集論》(七卷)。玄奘譯。西藏亦有譯本。
-
《金剛般若經論》(二卷)。達摩笈多譯。西藏亦有譯本。
-
《順中論》(二卷)。般若流支譯。
-
《大乘莊嚴經論》(十三卷)。波羅頗蜜多羅譯。現有梵文及藏文本。
其中初三種,正面闡述瑜伽派之意趣。第四種是揭示《金剛般若經》之意趣。《順中論》是《中論》的概說書。《大乘莊嚴經論》是基於彌勒的《瑜伽師地論》,解釋《大乘莊嚴經論頌》,以作為大乘佛教的概說書。
阿賴耶識
阿賴耶識(ālaya-vijñāna)是彌勒至無著的中心思想,現在根據《瑜伽師地論》中所說的,阿賴耶識有五種涵義:
-
阿賴耶識依於兩種因素而活動:一是「了別」有分別的內在之執受心;二是「了別」無分別的外在之器世界。也就是維持內在身心的活動,以及了別外在器界的活動。
-
阿賴耶識與作意、觸、受、想、思之五遍行心所相應。
-
阿賴耶識與諸法有相互因果之關係:阿賴耶識又稱為種子識,藏種子而生一切法,種子即是顯現一切法之因,一切法是種子的現行,稱為「種子生現行」。這一作用在剎那生起而因果同時,阿賴耶識即是因,諸法即是果。由現行之諸法再薰習(影響)阿賴耶識,而成為積聚的種子,便稱為「現行生種子」。這一作用的場合,現行的諸法是因,積聚的種子是果。但在阿賴耶識的種子,既能生起現行,也能和其他的種子剎那相續彼此影響,而又生起新的種子,這是自類相續,稱為「種子生種子」。
-
阿賴耶識與諸識俱轉:其他諸識中凡有一識或二識活動時,阿賴耶識的內含亦即隨即變動。
-
阿賴耶識有雜染與還滅的兩面:在生死流轉中,它是一切雜染的根本;在證悟而入涅槃時,是還滅功能的所依。這是採取了如來藏的思想。
無著的《攝大乘論》
唯識學發源於彌勒的《瑜伽師地論》,到了無著的《攝大乘論》而大成。此論是無著晚年的作品,有獨特的組織。此論是《大乘阿毘達磨經》之〈攝大乘品〉的釋論,乃是無著思想的代表作。內容共分十章,說明十種殊勝,並述有大乘佛教真是佛說的意趣。十種殊勝相可分為境、行、果的三類。一及二是境殊勝,三至八是行殊勝,九及十是果殊勝。
所謂十種殊勝相的內容,大意如下:
-
所知依:「謂阿賴耶識,說名所知依體」。一切所應知的法,都依於阿賴耶識而立。也就是說,阿賴耶識為三性(遍計執、依他起、圓成實)所依。對三性有兩種見解:遍計執及依他起是雜染,圓成實是清淨。遍計執是雜染,圓成實是清淨,依他起通於雜染和清淨之二邊。照第一見解說,阿賴耶是虛妄不實、雜染不淨;照第二見解說,阿賴耶既是虛妄雜染,也是真實清淨。無著側重在第一種見解,世親則兼談兩種。
-
所知相:「三種自性」,「說名所知相體」。所知就是相,名為所知相。即是將一切所應知的法,分為三相來說明:1.依他起自性─是仗因托緣而生起的、可染可淨而不是一成不變的一切法。2.遍計所執自性─是指亂識(幻妄)所取的一切法,毫無實體,不過是一種自己的錯覺意境。3.圓成實自性─是指由人空及法空所顯的諸法之真實性。
-
入所知相:「唯識性,說名入所知相體」。由修唯識觀而悟入唯識性,就是悟入所知相的真實性。唯識觀有兩種:1.初步的方便唯識觀─以唯識觀觀一切法的自性為虛妄分別,所以了不可得。2.進一步的真實唯識觀─觀察諸法之境不可得,虛妄分別的識也不可得,心境俱泯,即悟入平等法性(圓成實性)。本論的唯識觀雖通於真實境(地上),但重於從凡入聖(由加行分別智到根本無分別智)的唯識觀。
-
彼入因果:「六波羅蜜多,說名彼入因果體」。彼入就是入彼,即是說,要悟入彼(那個)唯識的實性,必須修習六種波羅蜜多(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尚未悟入唯識性時,所修者是因,證入唯識性以後,所修者即是果。
-
彼因果修差別:「菩薩十地,說名彼因果修差別體」。進入初地以後的聖位菩薩,於十地中,仍是修習六波羅蜜多;地地增上,故說有十地差別。到佛果時,六波羅蜜多的修習,即告圓滿。
-
修差別中增上戒:「菩薩律儀,說名此中增上戒體」。即是諸地之中菩薩所修的戒學,表明他們不是修的聲聞小乘戒,故稱菩薩律儀。地地修習、展轉、增加、向上,故名增上。
-
增上心:「首楞伽摩,虛空藏等諸三摩地,說名此中增上心體」。此即是諸地菩薩所修的定學。定以心為主體,故稱增上心。首楞伽摩,義為健行,就是首楞嚴大定,此定境界很高,為十住菩薩所修。虛空藏也是定名,能含攝、能出生一切功德,所以名為虛空藏。
-
增上慧:「無分別智,說名此中增上慧體」。此即菩薩所修的慧學。無分別智含有加行智、根本智、後得智三者。菩薩遠離一切法執分別,故此三智皆稱無分別智。
-
彼果斷:「無住涅槃,說名彼果斷體」。彼果,就是修習那戒、定、慧三增上學所得的果。那果就是斷煩惱障及所知障而得的果,故稱果斷。無住涅槃是不住於生死也不離於生死之義。
-
彼果智:「三種佛身」,「說名彼果智體」。上面所說的那個果,就是智,故名果智。從果的斷障寂滅而言,是無住大般涅槃;從果顯現的智慧而言,是圓滿的無分別智,亦即是八識轉為四智而成就三種佛身:1.第八識轉成大圓鏡智、第七識轉成平等性智,即是「自性身」佛。2.第六識轉成妙觀察智,即是「受用身」佛。3.前五識轉為成所作智,即是「變化身」佛。第一種身是常住的,二、三種身是無常的。由自性身現起的受用身,受用一切法樂(自受用),並為地上的聖位菩薩說法(他受用);由自性身現起的變化身,則為聲聞說法。
以上十殊勝的釋義,係參考印順法師的《攝大乘論講記》第一章。其中包括唯識境、唯識行、唯識果,在唯識學的立場,本論確是一部統一了全體大乘佛教的概論書。
第二節 世親菩薩
唯識學的淵源
自彌勒到無著所完成的唯識學,是以一切種子識為本,即是種子識變現的唯識學;到了世親的《唯識三十論》,是以三類分別識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