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可舉一例:
上一節的末段,曾提到一位吠檀多派的大學者商羯羅阿闍梨(西元七〇〇~七五〇年),他的思想常被後世正統派的學者稱為「假裝的佛教」(PracchannaBuddhism)。在他的思想中,最著名的是「幻說」(Māyāvāda),他主張現象是虛幻的,最高的梵,是超越一切現象的,是無限的、實在的、精神的。由於梵的幻力而成為有限化的原理,那就是人格的自在神,由於幻力而創造一切的現象界,這便是自在神之創造力;這一被造的現象界,對於最高的梵而言,乃是有限的、非實在的、非精神的;此一現象界的非實在的虛妄性,便稱為幻性。
考察這一「幻說」的涵義,在正統的婆羅門教典籍中是找不到相當意味之用法的,但在佛教的《般若經》以及龍樹的《中論》,卻有類似意味的許多先例,比如《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大正藏》八‧二一七頁上)以十喻,說明諸法的空性:一切法,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虛空、如響、如犍達婆城、如鏡中像、如夢、如影、如化。因此他可能是借用了佛教的性空說而發展其神造說,並取一名曰幻說。
其次,商羯羅阿闍梨又立於真俗二諦的立場,來發揮他的哲學。他說由於真諦的立場,知有上梵(這個上梵是本體),產生上智而知最高梵的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