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雖因二次大戰的爆發,而使這一運動一度停頓。然到越南獲得獨立之後,民族的意識,使他們不喜歡西方人的宗教,對科學及民主的認識,也使西方的神教黯然失色,佛教因之重振。至西元一九四九年,由於素蓮及智海兩大師的領導,以及一般居士的盡心協助,設立孤兒及私塾各一所,成立救濟戰爭難民的各慈善機構,並設立一個印刷館。在河內、在順化,悉力策畫僧伽之重聚、制度之整頓、寺院之重修、雜誌之復刊、翻譯及著作之恢復。
是以,到一九五〇年,中越、北越成立了聯合性的新佛學會,第二年五月六日,又在順化召開全國佛學會議,參加的代表有僧伽及居士五十多人,決議統一各居士會,規定統一儀式,普及教理於民眾,造就青年佛子。
在此統一佛教的名義下,在一九五二年九月,因金蘭代表團出席在日本召開的第二次世佛友誼會之便,隨奉一佛陀舍利贈予日本,當該代表團乘船經泊西貢的二十四小時之間,響應號召參加禮敬舍利而集會的佛教徒,達十萬人,這是越南獨立之後在西貢從未有過的盛大場面。尤其難得的,人雖眾多,而秩序井然,虔誠非常,感人至深。
從此以後,由南到北,振興佛教的運動,到處受到熱烈的歡迎,而使各種雜派的宗教勢力,一一來向佛教歸附。各慈善機構、佛學堂、佛教私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