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 陳
陳五世三十三年間,乃為梁代佛教的繼承者。陳武帝將由於梁末戰亂而破壞的金陵七百座佛寺修復,又在莊嚴寺等屢設無遮大會,文帝、宣帝、後主,也作如此仿傚,並行捨身供養。
在此時代,尚有一位慧思(西元五一五~五七七年),他從北齊的慧文,會得了法華妙理,梁元帝承聖三年(西元五五四年),入光州(河南省)大蘇山,此後移居南嶽,留止十餘年間,專事行化,世故稱為南嶽大師。他著有《大乘止觀法門》、《無諍三昧法門》、《安樂行義》,但亦有人對他置疑者。他的〈立譬願文〉,為中國末法思想的端的,文中述及已入末法時期(有關末法思想,參照本書第六章)。他對佛滅年代的推算以及末法時間的推想,尚在《大集月藏經》譯出之先,這種撰述也是在北周廢佛之前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