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政教關係及其制度

第一節 政教合一的始末

元帝與喇嘛教


元代起於漠北,為中國武力最強的一代,但對西藏,乃用懷柔政策,自太祖成吉思汗,即對喇嘛教表示敬意,到了世祖忽必烈時,喇嘛教便由西藏而遍傳於蒙古。此固由於政治上的一種方法,同時也是由於西藏佛教含有棒教素質,棒教又與蒙古的薩滿教的氣息相通,所以蒙古的領袖便選定西藏的佛教作為他們的信仰。

在元朝之初,西藏佛教正是薩迦派的盛世。忽必烈於元憲宗在位之時,率兵南下,自甘肅、經川西、渡金沙江、取大理、由雲南的昆明縣而入西藏。當時薩迦派第五祖發思巴,年紀尚小,但他七歲即能說法,並且縱橫無敵,故在晉見忽必烈時,深受優禮。及忽必烈為帝,遂定佛教為國教,迎尊發思巴為國師,授以玉印,並命製造蒙古新字。元世祖至元六年(西元一二六九年),將此新字頒行天下,直用到順帝由內地退還漠北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