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與佛教的信仰抵觸,甚至沒收經文、封鎖佛殿佛像,並將最大的佛寺毀之改為屠畜場。所以佛教是處於被摧殘的地位。直到王成年,運用智慧,除去了專權的大臣,掌握實權之後,輝煌的佛教時代,才正式開始。

第三節 寂護與蓮華生

寂護入藏


大概在吃㗚雙提贊王盛年親政之時,西藏國力向外膨脹,武功之盛,尤在棄宗弄贊王時之上。曾經東侵中國的青海及金川,常寇中國邊境,甚至一度使長安陷落,南方則征服印度的孟加拉灣。

但是,他的主要精神,還是致力於佛教的興隆,故向中國及印度禮聘僧侶,從事經典的輸入與譯出。先聘中國和尚二人及迦濕彌羅的阿難陀(Ananta)翻譯經典;又遣巴沙(pah-sa)赴尼泊爾,於唐玄宗天寶六年(西元七四七年)遇善海大師寂護即延請入藏。當時藏中佛法尚屬初行階段,舊有的棒教信仰仍盛,僧眾亦無一定的規範可言,寂護感覺弘化不宜,故又返回印度。不久再受藏王之請,駐藏十五年中,貢獻良多。寂護的師承屬於中觀清辨學派之一別系,與唯識學派也有淵源,但他為西藏帶來中觀派的論書,並且自己著有《二諦分別釋》,宣揚中觀之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