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無暇對外境起了別觀察作用。這是向內觀照的工夫做得非常深沉的情形下,才會發生的。
如依你現在所敘述的宗喀巴大師的中觀見的境界,那是在另一個層次了。凡夫所見的山和水,是有執著、有障礙的山和水,而宗喀巴大師所說的那個境界,心中已無執著,所以雖然山水還是山水,但卻是沒有執著和障礙的,這應該就是禪宗「見山還是山,見水又是水」的層次。雖然山水依舊,但其中已沒有我的分別執著在裡頭了。也就是說,悟後的境界,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就是「我」沒有了,山水的存在是一個客觀的事實,和自己沒有什麼關係。這跟宗喀巴大師的中觀見是否相似呢?我不曉得。
「見山不是山」的境界並非神通
丹:
在西藏像密勒日巴大師、岡波巴大師,以及一些格魯巴的大師們,當他們的修持達到一定程度後,就會產生某種特殊的現象。以岡波巴大師為例,有一次,他的弟子問他:悟到空性時,萬法與你無礙,你就是萬法,萬法就是你,二者間毫無分別時,究竟是一種什麼狀況呢?於是岡波巴大師以手指向身邊的柱子說,你看這柱子後面到底有什麼東西?他一伸手,手指就穿過柱子,透到後面去了,來回無障礙。另外,在西藏哲蚌寺的「果芒扎倉」,有一古老的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