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有學人,應一個清淨境界,出善知識前,善知識辨得是境,把得住,拋向坑裏。學人云:『大好善知識。』善知識即云:『咄哉!不識好惡!』學人便禮拜。此喚作主看主。」

「或有學人,披枷帶鎖,出善知識前,善知識更與安一重枷鎖。學人歡喜,彼此不辨。此喚作賓看賓。」

「大德,山僧所舉,皆是辨魔揀異,知其邪正。」

四、四照用


臨濟一日示眾云:「我有時先照後用,有時先用後照,有時照用同時,有時照用不同時。」

「先照後用,有人在(原註:此『人』指學人而言)。先用後照,有法在(原註:此『法』字指宗師之法而言)。照用同時,驅耕夫之牛,奪饑人之食,敲骨取髓,痛下針錐。照用不同時,有問有答,立賓立主,和泥合水,應機接物。若是過量人,向未舉時撩起便行,猶較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