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六)
廓而自靈,淨而自明,能普遍而無取照之功,能分曉而無緣想之累。出有無表,超思議情,唯證相應,不從人得。佛佛祖祖,葉葉花花,聯續底事也。應時不取相,照處不涉緣,便能堂堂不昧。只箇家風,處處現成,任君收拾。
(錄自《宏智禪師廣錄》卷六,《大正藏》四八.七三-七八頁)
聖嚴識 宏智正覺(西元一〇九一-一一五七年)主倡默照禪,與大慧宗杲(西元一〇八九-一一六三年)的宗風相峙。今從《宏智禪師廣錄》卷六,抄出其中有關默照工夫及其禪境的十六則,可以概見默照禪的用功方法及其見處(《大正藏》四八.七三-七八頁)。正覺禪師,山西省隰州人,七歲即能日誦數千言,十一歲出家,十四歲受具足戒,十八歲遊方,到河南省的汝州香山,謁枯木法成(西元一〇七一-一一二八年,芙蓉道階的法嗣),為成師器重,有省。再參丹霞子淳(西元一〇六四-一一一七年,也是道階的法嗣),大悟。時年二十三歲。
前後住持天童山景德寺垂三十年。初到時,由於金人侵犯,諸寺皆在謝遣雲遊之人,獨正覺禪師來者不拒,且謂:「明日寇至,寺將一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