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參禪與觀心
宗門主參禪,參禪在「明心見性」,就是要參透自己的本來面目,所謂:「明悟自心,徹見本性。」
這個法門,自佛拈花起,至達摩祖師傳來東土以後,下手功夫,屢有變遷。在唐宋以前的禪德,多是由一言半句,就悟道了,師徒間的傳授,不過以心印心,並沒有甚麼實法,平日參問酬答,也不過隨方解縛,因病與藥而已。宋代以後,人們的根器陋劣了,講了做不到,譬如說「放下一切」,「善惡莫作」,但總是放不下,不是思善,就是思惡。到了這個時候,祖師們不得已,採取以毒攻毒的辦法,教學人參公案。
初是看話頭,甚至於要咬定一個死話頭,教你咬得緊緊,剎那不要放鬆,如老鼠啃棺材相似,咬定一處,不通不止。目的在以一念,抵制萬念。這實在是不得已的辦法。如惡毒在身,非開刀療治,難以生效。
古人的公案多得很,後來專講看話頭。有的「看拖死屍的是誰?」有的「看父母未生以前,如何是我本來面目?」晚近諸方,多用「看念佛是誰?」這一話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