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便將不容易再回到它本來散漫的狀況,因為心已不再存在了。但是經過一段時日後,這個人可能又回到迷惑的境界。通常我對這些修行境界的介紹是:首先從散亂心進入集中統一狀態的心,這是禪定的境界,到了最後階段,這個充滿、完整、實在的心消失之時,才是禪。在禪的觀點,甚至統一狀態的心,亦被以為是一種執著,執著於和小我私我相反的大我神我。

進入禪定的狀況,自我是無限制、無邊際的,但仍有一個中心為我們所執著。由於有這樣的執著,便會把真與假的界限分得很清楚。宗教裡那些受到崇敬的形象,經常會說他們所看到和所說的,都是真理,而其他人所說的卻是謬誤的、不正確的。這種說法是基於個人的宗教體驗,以及他從這些體驗而生起的堅固信心。在他們的體驗中,他們對於真與假有一個很清楚的區分,這樣的人經常會感覺到他已經離去了虛假的世界而進入一個真實的世界。一種抗拒虛偽世界的感覺將會生起,於是他不願再回到他以前的狀況,而希望保持在這個真實的狀態中。因此,在這種排拒虛假,而堅持實際的掙扎之中,摩擦將會發生於這兩種相對的世界。

禪,並沒有真的或假的世界,也不會傾向於真實或排斥虛假,禪完全包含了真與假,因為它們是平等不二的。因此,禪宗有許多公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