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過而改,善莫大焉,就是不能立即全改,自己也會建立信心,此即有了自知之明。若不自省自知,易流於輕舉妄動,不斷地遭受挫敗,便會對自己喪失信心。所以禪修者當從不斷地自省中建立堅固的信心。

禪修者要時時向內觀照,覺察到妄念紛飛,便是用功;覺察到煩惱起伏,便是修行。如果得少為足自以為是已入聖域,倒是危險的情況了。如果老是想著自己的好處而沾沾自喜,那會變成傲慢,是煩惱而不是智慧。禪者察覺到自己的缺失,並不會變成自卑,有了改過修正的決心,便是回頭的浪子、棄刀的屠夫。

第六天開示

發菩提心
(晨坐)


禪修者無不希望早日開悟,開悟即有智慧,得智慧便能從煩惱得解脫,擺下自我執著之時就會開悟。擺下貪、瞋、癡、慢、疑等煩惱心時,便是捨我執而見佛性。空去煩惱的我執,便能明心見性。去我執的初步,必須發菩提心,菩提心即是佛心,佛心的內容有兩部分:1.智慧斷煩惱,2.慈悲度眾生。禪修者若僅求智慧,不管慈悲,乃是小乘行,必須悲智雙修,始為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