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數呼吸之前,沒有集中心力的對象,心念隨著現前的外境,或回憶過去、或推想將來,不斷地、複雜地、千變萬化地起伏不已、生滅不已。 -
數呼吸之初,數目時斷時續,妄想雜念,依然紛至沓來,但已有了集中注意力的主要對象。 -
數呼吸之時,數目已能連續不斷達十分鐘以上,但是仍有許多妄想雜念,伴著數息的正念。 -
數呼吸之時,正念不斷,雜念減少,偶爾尚有妄念起落,干擾正念的清淨。 -
數呼吸之時,唯有清淨的正念,不再有任何妄想雜念,但仍清清楚楚地知道,有能數呼吸的自我、有被數的呼吸、有用來數呼吸的數目。實際上,雖到如此的心無二用之時,依舊至少還有三個連續的念頭,同時活動著。 -
數呼吸,數到把數目及呼吸都忘掉了,感到身、心、世界的內外間隔沒有了,人、我對立的觀念沒有了,客觀與主觀的界限沒有了,那是一種統一的、和諧的、美妙的無法形容的存在,那是充滿了力量和愉快的感受。此時,至少尚有一個念頭在。也唯有到了此時,始為與定相應的現象。 -
數呼吸,數到身、心、世界,全部不見了,時間與空間都粉碎了,存在和不存在的感受消失了,進入了虛空寂靜的境界,那是超越了一切感覺、觀念的境界。我們稱之為悟境。
沒有符號能夠表示,一切語言、名字、形相,到了此處,均無用武之地了。
以上七個階段,第一是散亂心,由第二至第五是集中注意力的過程,第六、第七是定境與悟境。若細論,第六尚不是深定,而是一般宗教家、哲學家,乃至藝術家,都能多少體驗到的所謂天人合一和與神同在的冥想。
(五)雜念、妄想、念頭
從修行禪定者的體驗而論妄想、雜念與念頭,也大有分別說明的必要。大致上,妄想雜念,可有兩類,一是粗重的,一是細弱的。粗重的之中,又有雜亂無味而且不連貫的,名為雜念,有條理的則名為妄想。細弱的之中,又有容易察覺在動而未必有意味的一群波動,仍稱妄念,以及非在相當寧靜時不易察覺的一個一個的波動,任何一個波動,都無法代表任何意味的,便稱為念頭,若用線狀的符號加以說明,也許是這樣的:
-
雜念群: -
妄想群: -
妄念群: -
念頭群: -
定 境:
其中的念頭,起滅極為迅速,坐禪工夫相當好的人,能夠發現在一秒鐘間,有十來個念頭。對治雜念妄想的最好方法,便是「不怕念起,只怕覺遲」。當你發覺你有雜念妄想時,那個雜念妄想已經過去,不要再為它而煩惱。勿怕雜念妄想打擾你,如果你老是為著雜念妄想之像五月的蒼蠅,揮之不去而煩惱,那會為你帶來更多的雜念妄想。應該知道,當你能夠發現你有很多的雜念妄想之時,正可證明你在調心的工夫上,已經有了相當程度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