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國禪的方法


中國禪,從佛法初傳(西元第一世紀),以迄禪宗爛熟(西元十二世紀),產生了話頭禪與默照禪的對峙並行之際,曾經幾番的變化。

(一)初傳中國的禪法


自東漢桓帝(西元一四七~一六七年在位)時代至梁武帝(西元五〇二~五四九年在位)時代,菩提達摩(Bodhidharma)自印度東來為止的大約三百五十年之間,由印度傳來的禪法,乃是印度的小乘禪及大乘禪:

(二)天臺宗的禪法


中國的天臺宗的佛教,主張教理的認識及禪觀(dhyāna-contemplation)的修行並重,頗有類似西藏的宗喀巴格魯巴派的密宗。天臺宗的智顗,依據印度的禪定與止觀的內容,首先寫了一部《禪門修證》共十卷,接著又僅以其中禪的修行法為主,寫了一卷本的《小止觀》,最後為了發揮他對於禪觀的獨到思想,寫了一部《摩訶止觀》十卷。大致上他的前二書,是講漸次的修行法,後一種是講圓頓的修行法。由於《摩訶止觀》毋寧是側重於理論的發揮,依照它來修行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