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薩發願並不是急著想要自己先成佛,而是希望先度眾生。諸位一定聽過地藏菩薩發的願:「地獄未空,誓不成佛。」這就是菩薩精神,是以利益眾生來利益自己,也就是不為自私自利,只為利他。這種觀念正是我們現在的社會,以及永遠的人間社會所需要的。如果人人都能不為私利,而致力於利他,這世界當然就不會有什麼紛爭了。

利他行,並不等於做濫好人。必須智慧與慈悲兼顧,方能使我們的世界真正的淨化。

(三)保護初發心


發了無上菩提心,應當知道如何時時保護此一「初發心」,是故《金剛經》說:「云何應住?」

這個「住」和前面的「住」不同。前面提過的「住」是「在乎」,這裡的「住」是不要離開、不要退心、不要忘掉。要住於無上菩提心,不要忘記自己最初所發成佛的願心。要時時提醒自己,不可忘記自己是一個發願成佛的人,如果能夠這樣,便能時時以利他為利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