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持一殺戒,便於一切眾生分中皆能得一不殺的功德,所以功德大;小乘戒只為自身不受生死而戒造作生死之因的種種過惡,單為自己了生死著想,非為度生著想,所以功德小。成佛是多生多劫的大事偉業,菩薩道是成佛之因,所以菩薩不求即生成佛,隨分受戒沒有關係;羅漢是可以即生修證的,所以不可隨分受戒。當然,菩薩戒是歡迎眾生去作滿分受的,所謂滿分受,便是總受三聚淨戒的一切戒法。
第二節 自誓受戒法
弘一大師的《菩薩戒受隨綱要表》中說:「自誓受戒文,見《瑜伽師地論》。《梵網》須見好相;若依《占察經本業經》及《瑜伽論》,則可直受。」關於取相不取相的問題,已在上節討論。
自誓受戒,究竟如何受法?現在且將弘一大師依經錄出的「菩薩瓔珞經自誓受菩薩五重戒法」一種,照抄如下,用供參考:
-
禮敬三寶
一心敬禮,過去世盡過去際,一切佛。
一心敬禮,未來世盡未來際,一切佛。
一心敬禮,現在世盡現在際,一切佛。
一心敬禮,過去世盡過去際,一切法。
一心敬禮,未來世盡未來際,一切法。
一心敬禮,現在世盡現在際,一切法。
一心敬禮,過去世盡過去際,一切僧。
一心敬禮,未來世盡未來際,一切僧。
一心敬禮,現在世盡現在際,一切僧。
-
受四依
從今時,盡未來際身,皈依佛,皈依法,皈依賢聖僧,皈依法戒。(三說)
-
悔罪
若現在,身口意,
十惡罪,願畢竟不起,盡未來際。
若未來,身口意,
十惡罪,願畢竟不起,盡未來際。
若過去,身口意,
十惡罪,願畢竟不起,盡未來際。
如是悔過已,三業清淨,
如淨琉璃,內外明照。
(案此亦應三說)(發四弘誓願)
-
自誓受戒
我某甲(名字),白十方佛,及大地菩薩等,我學菩薩五重戒。(三說)
-
說戒相
從今身至佛身,盡未來際,於其中間,不得故殺生。若有犯,非菩薩行,失四十二賢聖法,不得犯,能持否?──能。
從今身至佛身,盡未來際,於其中間,不得故妄語。若有犯,非菩薩行,失四十二賢聖法,不得犯,能持否?──能。
從今身至佛身,盡未來際,於其中間,不得故婬。若有犯,非菩薩行,失四十二賢聖法,不得犯,能持否?──能。
從今身至佛身,盡未來際,於其中間,不得故盜。若有犯,非菩薩行,失四十二賢聖法,不得犯,能持否?──能。
從今身至佛身,盡未來際,於其中間,不得故酤酒。若有犯,非菩薩行,失四十二賢聖法,不得犯,能持否?──能。
-
歎戒德
受戒已,過度四魔,越三界苦,從生至生,不失此戒,常隨行人,乃至成佛。(迴向)
弘一大師這一自誓受戒法,可能是參考蕅益大師依照《梵網經》、《瓔珞經》、《地持經》等經重定的受菩薩戒法而來,因這兩種受戒法的編訂方式,大致相同。唯其詳略各異,且弘一大師乃以《瓔珞經》的內容為主的。
第三節 依師受戒法
依菩薩法師受菩薩戒的儀軌,自羅什三藏及曇無讖三藏以來,各家參合編訂的,不下十數種之多。智者大師的《菩薩戒義疏》中,就已列舉了《梵網經》、《地持經》、《高昌》、《瓔珞經》、《新撰》、《制旨》的六種,且有玄暢法師本,尚未列入六種之中。此後又有義寂法師、靈芝律師、見月律師、蕅益大師等,均有編訂,直至目前,又有近人續明法師編訂了一種。續明法師非常推尊蕅益大師的受戒法,他說:「授菩薩戒儀規,歷代編訂而見行於今日者,有十數種之多。大抵均宗本《瓔珞經》、《梵網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