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同、天志之說、守城之技、經說之辯,皆亡矣。而明鬼獨率循勿替,漢、晉、後趙道士,皆其流也。」因有墨氏源流的學術思想,以致王羲之父子及殷仲堪之輩,皆為知古通文的學者,仍受天師道的愚惑。(見章氏叢書《檢論》卷三)
天師道與太平道也有其相似之點:1.張角有黃巾之亂,張魯割據漢中,則被曹操收服,至晉孝武帝(西元三七三~三九六年)時,又有米賊信徒孫恩之亂。2.《太平經》禁酒,五斗米的天師道也禁酒。3.《太平經》主張不犯時令,五斗米道也主張不違自然之時代,例如於春夏時節禁止殺戮。4.《太平經》主張於各地設三丈四方之家屋,五斗米道亦於各地設義舍施米肉(這一點對貧民救濟的工作,目的不論,方法非常正確)。
當時因為天下大亂,民不聊生,天師道及太平道能夠禁酒、春夏戒殺、撫養流民,無怪乎一呼百應,信者風從了。張魯以後雖降於曹操,他的天師道卻能行於全國,原因即在於它對當時亂世之民,確有需要。
張道陵是第一代天師,至張魯之子張盛,移於江西的龍虎山,升壇授籙而延續迄今,乃為天師道一貫相承的道統。現在遷來臺灣的天師張恩溥,是張道陵的六十三代孫子,一九六三年由內政部因其年事已高而無子嗣,對他要領養子作嗣一事,做過縝密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