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佛教史 235

與《大乘起信論》的關係特深,《大乘起信論》所用之名相同《楞伽經》而義則異,乃為多數古人已知的事實。《大乘起信論》的心、意、識三者,與《楞伽經》的三相三識,可以對照相攝。因此,《大乘起信論》之不出馬鳴所造,不勞再辨。

印師又指出,《如來藏經》、《法鼓經》、《大涅槃經》、《勝鬘經》、《不增不減經》、《無上依經》、《楞伽經》、《密嚴經》、《圓覺經》等經,皆屬真常唯心的聖典。後期的密典,十、九亦屬真常唯心。可見,中期以後的大乘經典,多可納入真常一系了。

印師又稱,所謂真常心,它的名目可有很多,法性、如來藏、圓覺、常住真心、佛性、菩提心、大涅槃、法身、空性。此等,在真常論者並視為一事。

真常思想,確有原始聖典的暗示,例如佛說羅漢離欲,不復有變悔熱惱之情;或者化為「無煩惱熱,常住不變」。在《央掘摩羅經》佛陀自稱「我常住大悲」。

至於真常唯心,乃是糅合了真常空及真常心而成立。此常我之論,乃係內本宗教經驗所見而外依佛說。固由原始佛教開出,卻不能說與印度其他學派及宗教的影響無涉。

本書不擬另章介紹真常唯心的問題,但此確是一個重要論題,所以在本節之末,略述數語如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