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佛教史 274

然以外教學者無不捨自己的身心而別求安頓,所以含有向外求道的意思者,即為外道。

佛典中所指的外道,範圍極廣,在第一章所介紹的婆羅門教、六派哲學、六師外道、總為六十二見等都是。他們也都跟佛教曾發生多多少少的交涉,佛教在外道包圍的環境中出現、成長,也在外道包圍的形勢下變質、滅亡。這從《阿含》聖典、部派的阿毘達磨、大乘的各家論書中,見到所謂破外道的論鋒之銳利,便可知道佛教是在不斷地奮鬥中發展的。最後的密教,在實際上受了外道的同化,僅在心理上強調降伏外道,終於是接受了被外道消滅的命運!

在此僅就外道與佛教交涉之重要者,略述如下:

耆那教與佛教


《阿含經》中所稱的尼犍子若提子(即尼乾陀若提子),便是耆那教的開祖摩訶毘盧(大雄)之名,故通稱其教徒為尼犍子外道。他稍早於釋尊,他與釋尊的教化區域,大致也相同,所以兩教間交涉也較多。

耆那教與佛教,從表面的印象看,頗似一致,從教理的本質看,卻是不同。

先說兩教的相似處:同樣否定《吠陀經》的神聖地位,同樣否定婆羅門教的人格神而唱無神論,兩位教主同為剎帝利族王子出身,開祖的尊稱同為大雄、世尊、牟尼,同樣強調輪王思想及不殺生主義,同樣組有比丘及比丘尼的教團。

再說兩教的相異處:兩教的聖典之結集不同,兩教的歷史之傳承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