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佛教史概說 112

另外的具疏則為基於前述淨土教學之理論,對於日常時和特別時的行儀作法,所作的規定。日常行事的《方時禮讚》,是以韻文的偈頌為中心,加上敬白文,善巧地注入了聲樂的方式所成的淨土讚歌。善導一面在長安佈教,一面又書寫了《阿彌陀經》十萬卷,廣作流佈;故也著有作為讀誦作法的《法事讚》二卷。又造了淨土變相三百餘鋪,用以莊嚴佛寺的壁面;那是描繪阿彌陀佛在西方的極樂淨土,以無數聖眾為對象的說法圖景。同時藉此淨土變相的圖畫,向文盲的婦女孩子們,鼓吹發起願生淨土之信心。由此而使善導的名聲,譽滿帝都,則天武后以脂粉錢,在東部龍門的奉先寺,造立大石佛,也命善導擔負其檢校的重任。他於唐高宗永隆二年(西元六八一年)六十九歲往生,門下有懷感、懷惲、淨業等人,傳承淨土教旨,努力宣揚。

第四節 慈愍‧法照‧少康


在唐代,出現了好多位宣揚淨土教義的高僧,比善導略早的迦才,整理道綽的《安樂集》,繼續淨土教義的系統,著了《淨土論》。善導的弟子懷感,寫了一部《釋淨土群疑論》,以解答當時被提示於佛教界之有關淨土的諸問題。

慧日(西元六八〇~七四八年)因遇到自印度歸國的義淨三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