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族王朝的後梁及陳,對於這四個王朝遺臣的處理和待遇,便成了急待解決的重大課題。為了消弭漢胡兩族之間的反目和對立,必須優遇胡族的遺臣,同時助成隋朝革命的也是以北周系的官僚為中心。為了緩和隋之中央官僚階層中潛伏著多元性的勢力磨擦起見,確立一個協調統一的國家機構,便成了迫切的急務。因此,為了尋求一種統一國家的精神基礎,或是一種新政策的指導原則,隋文帝採用了超越一切差別觀念的、絕對平等的佛教思想,指導隋朝迎向全國大一統的偉業。
於是,以北周之廢佛為端緒,接著便是隋朝對於佛教復興的一大運動,這一運動,意味著中國佛教已超越了過去的印度佛教而有了新的開展。例如首先將南北佛教作了統合,便是脫離了印度佛教,而使成為中國人的佛教,加進新的要素,適應於中國人的思想和感情新宗派,因此構成了隋朝的佛教史。因此,若謂不經過北周滅佛之經驗為基盤,可能就產生不出中國的新佛教來,也不為過。說起隋朝的復興佛教及其驚人的發展,首先應該屈指數一下文帝復興佛教的事業。雖然,完成統一天下之霸業的隋文帝,也像一般的中國皇帝,以中國傳統思想儒家的德治主義為理想,通過禮教的實踐以推進強力的文教政策,可是在胡漢兩族對立的形勢尚未完全消失的當時,僅靠儒教的德治主義是不夠的。何況文帝自己對於儒教的理解也不太深刻,不過作為一個漢族的君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