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形式上對於儒教表示關心而已。因為文帝幼時,係被馮翊般若寺的神尼智仙所撫育,由此影響他與佛教的關係不淺,故到他晚年,信仰佛教的熱忱漸次升高,對於儒教則相對地冷淡下來,並於隋文帝仁壽元年(西元六〇一年)六月,詔令全國,廢除公立學校,同時頒送佛舍利至天下主要的諸州達百十一所,建立舍利塔。此乃中國佛教史上劃時代的創舉。此後文帝為了佛教信仰的實踐,在仁壽年間,又倡行了三次的建塔功德:
第一次,仁壽元年十月十五日(文帝誕生日),起塔三十所。
第二次,仁壽二年四月八日(釋尊降誕日),起塔五十一所。
第三次,仁壽四年四月八日(同上),起塔三十所。
這些舍利塔的建築,均係當時各州的中心都市所在,並且指定建於著名的佛寺境內。當時由國都所在地派出頒送舍利至各地的使者,也都是學德兼備,尤其是堪任教化之責的第一流高僧。詔令於舍利入塔之日,各當地的官吏,全體參列,並於七日之間,停止政務,悉心設齋行道,由此也表現了這個新興國家強有力的統治實況。依於建塔的詔令,也命天下人民,和文帝同發菩提心,同修福業,以期上自帝室、官吏、庶民,下及一切幽顯生靈,均能因此而受功德,所以建塔費用,不出於國庫,而是來自全體國民,並限每人布施金額在十文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