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的救濟品,便使貧窮的日本人,在昭和二十四年(西元一九四九年)三月,京都府下竟有一千五百人集體受洗,成了基督教徒。
同樣的,在美國的日本佛教之教會,也運送大批的物資來救濟日本本土的佛教徒,特別是淨土真宗,在這方面得到的成效最為顯著。其他宗派,亦求向外獨立開展,對於南美、北美的傳教工作,日本則有好多位有修養的學者及高僧前往。其中尤其是鈴木大拙在歐美的活躍,以及他優美的英文著作,而使禪學成為風靡世界的宗教顯學。
但是,由於戰火的破壞,在都市的寺院,如淨土與日蓮各宗,頗受重創。戰後土地政策的解放分配,又使淨土真宗以外的各宗,受到經濟的破產。因此,佛教的前途黯淡無光。
可是宗派受到破產之際,戰後即有新興的自由佛教的活動代之而起,或者開創單獨建立寺院的新風氣,或者編纂日譯的佛教聖典,建立在家的新佛教會,他們出入於政界,例如:花山信勝、田島隆純、加賀尾秀忍。也有從事於監獄的佛教教誨師的工作。這為戰後的日本佛教,露出了希望的曙光。
至於各原來的宗派,也受了這種自由佛教徒的刺激,漸漸地要求有一個轉變步調的佛教運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