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國後,住聖住寺,歷四十六代文聖王、四十七代憲安王、四十八代景文王、四十九代憲康王、五十代定康王、五十一代真聖女王,受六代君王的優隆禮遇而為國師,真聖女王二年,以八十九歲的高壽入寂。他的資質恭謹而慈風滿室,食必同於眾,衣必均於人,勞作服役必率先而行,運水負薪則無不親躬。門下二千人,著名者有僧亮、普慎、詢父、僧光等。真聖女王諡號大朗慧。遂形成新羅禪門九山之一的聖住山一系。

唐文宗年間,尚有一位梵日禪師,來華參馬祖門人鹽官濟安禪師,於武宗會昌年間(西元八四一~八四六年)歸去。他在朝禮曹溪祖塔時,有香雲繞於塔寺之前,靈鶴唳於樓臺之上。回國後以「莫踏佛堦級,切忌隨他悟」示人。由他以下,形成闍崛山一派。門下有朗圓及朗空等十人。

與梵日同年自中國回去的,另有一位道允,於唐敬宗寶曆元年來華,參禮南泉普願,並得普願嘆為:「吾宗法印歸東國矣。」

道允的弟子折中,七歲就出了家,十九歲參禮道允,得法後住於師子山,遂形成師子山一派。

以上所傳,多係馬祖一脈,唯由四祖旁出的法朗系下,也出了一位智詵禪師,他被崔致遠稱之為四祖的末孫。智詵是一位持律清苦、修持不懈的名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