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曹溪圓悟國師天英之下,有復丘禪師,復丘十歲時就於天英剃度,未幾,天英圓寂,遺囑復丘隨大禪師道英請益,二十一歲,高中禪選的上上科。自此,觀心於泉石,逍遙於雲林,不近名利,十多年之後,住於月南的松廣大道場,前後凡四十餘年,所做福國利生之事,不勝枚舉。至正十二年,恭愍王冊為王師,寂於恭愍王四年(元朝至正十五年),八十六歲。
在恭愍王時,尚有一位普愚禪師,號太古,又名普虛。十三歲投檜巖寺的廣智出家。十九歲,參「萬法歸一」之話頭,一日,疑團頓消,而作「佛祖與山河,無口悉吞卻」之句。三十七歲,在松都(開城)的栴檀園,參究「無」字,次年正月初七日五更,豁然大悟,因作「打破牢關後,清風吹大古」之句。忠穆王二年,元順帝至正六年,四十六歲,來華。第二年,至湖州霞霧山天湖菴,見到石屋清珙,為其印證,並奇之,便問他:「子既經如是境界,更有祖關,知否?」普愚答稱:「何關之有?」清珙教他:「工夫正而知見白矣,然宜一一放下,若不爾也,斯為理障,礙正知見矣。」他卻回說:「放下久矣。」第二天,他們兩人又繼續問答了好多話,終將袈裟付與普愚,用表傳法之信。
普愚回國時,經過燕京,元順帝請他在永寧(或永明)寺開堂說法,並賜金襴袈裟及沈香等物。至正八年,回高麗,他希望韜光息影,躬耕山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