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韓佛教史略 266

附錄二

錫蘭的佛教


錫蘭是印度大陸南端的一個島國,她的民族和文化,幾乎也是大都來自印度的移植。在佛教的發祥地,今天的印度,已經很少見到佛教信徒的情形下,錫蘭在佛教國家中的地理、氣候及文化上乃是和原印度佛教最為相近的一個區域。

錫蘭的佛教,出現在西元前三世紀的中葉,當時有位佛教史上的名王阿輸伽(Asoka),漢譯為阿育王的人,統一了印度,並且努力於佛法的弘揚和向國外派遣傳播佛法的高僧,阿育王的王子摩哂陀(Mahinda)比丘,即是九位受遣高僧中的一位。他被派至今日的錫蘭,為錫蘭帶來了佛法僧三寶,很快地受到了當時錫蘭統治者天愛帝沙(Devanampiya Tissa)的皈信,迅速地展開了弘法的偉業。

當時,是以印度佛教的形態傳到錫蘭,也以印度當時阿育王朝中心地區通用的語文所持的三藏(ti-Pitaka)聖典,傳到了錫蘭,這便是近世佛教學界極為重視的巴利語(Pāli)聖典。至於緬甸及泰國等地的佛教,則是從錫蘭間接傳去的,正像韓國的、日本的、越南的佛教,是自印度、經過了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