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韓佛教史略 92

一遍自呼其同修道侶為「時眾」,因號其派為時宗。他的時眾在他死後,均能繼承其遺風,以度遊化生活為原則。後來有了寺院,乃呼其住持為遊行上人,以表不忘其創祖不住寺院的精神。

親鸞與淨土真宗


親鸞(西元一一七三~一二六二年)號為善信房,又稱愚禿。初為比叡山常行堂的堂僧,建仁元年二十九歲時,依源空之教專修念佛。承元元年(西元一二〇七年)朝廷宣令禁止念佛,與源空同被判處流刑,配於越後國。在那裡先後住了五年,其間沈思默察,深有感悟。鑑於平安時代,有一位沙彌空也,弘揚念佛,而他自己則因於流放期間蓄妻而成了非僧非俗,故稱愚禿。他於獲赦之後,移住於關東,以常陸為其中心,弘通念佛,凡二十年。

親鸞的代表作是《淨土真實教行證文類》六卷。自五十二歲起,經過不斷的修訂,到七十五歲時,始告大成。一般人以為源空與親鸞的宗教思想,都很平易淺近,實則,他們在實踐方面固然極為平易,是所謂易行道。但其宗教的體系,絕不平易,乃係經過信解行證的思想歷程而產生的。所以,如果缺乏準備的知識,要想理解親鸞的這部大作,殊不容易。

親鸞的門下很多,由他之下開出的門流,現在已有十派,主要的團體則有下野的高田門徒,下總的橫曾根門徒,常陸的鹿島門徒,以及本願寺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