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祖道信(西元五八〇~六五一年)有「坐禪觀心」之說。四祖的弟子法融(西元五九四~六五七年)則有「無心絕觀」之說。因為修止可得定,修觀能生慧,所以大乘禪者便以智慧的悟境為目的,故以觀門的方法為著眼點,不過這並不意味著不用止的工夫。
最足以注意的,就是天臺宗的智顗大師,對禪的弘揚,曾分為三級:
- 漸次止觀:在他三十餘歲時,便以修「禪觀」來統攝一切佛法,他將印度佛教中的諸種修禪觀的方法,做了極細密的整理,和極忠實的介紹,並且加以有層次的排列而總集成篇,寫成一部共計十二卷的《禪門修證》,又名《釋禪波羅蜜次第法門》(註四)。
- 不定止觀:這是他中年時代,所寫的一部一卷《六妙法門》;又有《小止觀》一卷,又名《童蒙止觀》(註五),即今之《修習止觀坐禪法要》。此二部小書簡明扼要地介紹了淺深不定,能大能小的修習止觀的坐禪方法。告訴你在修禪定之前,應該如何做好準備工作,要具備那些條件;在修行之時,應該如何收攝心念,應該如何調理身體;在行、住、坐、臥,日常生活的四威儀中均可修行,而且應該如何對機修習;在修行的過程中可能會有怎樣的身心反應狀況,譬如有的會發起善根,有的卻顯露魔境,有的卻顯發禪病,應該如何一一地加以對治、調養、覺魔、治病,以及要修證到何種程度時,才可被稱為證悟等。讓初機人於坐中修習止觀,如坐中得益後,再歷緣對境修習。
- 圓頓止觀:這是他晚年時代的思想,他應用「止觀」法門來統攝一切佛法,這是他自己所獨創的圓頓禪觀妙法,他為了不再依據印度佛教的觀點,所以在荊州玉泉山完成了這一部共計二十卷的《摩訶止觀》(註六),其特點是著重於教義與禪觀並重,也就是將理論和實踐合而為一,稱之為教觀一致論的修行方法。他具有印度大論師的嚴密組織力,而且也有印度大瑜伽師的風格,因此他將修行的方法,做有系統、有層次及有條理的說明和規定。然而對於修行的方法經過理論化及條理化之後,修行起來反而越不容易得力,以致《摩訶止觀》這部圓頓止觀,事實上並沒有受到普遍的運用。
雖然,智顗的禪觀思想,與後來禪宗的面目並不相一致(註七),不過他所闡述的禪觀三階段,卻說明了中國禪觀方法的演變過程:也就是由印度的禪觀,由此過渡而又脫胎成立了中國人自己所闡發的頓悟法門。何況後來的禪宗,雖說向上一著,不假攀緣,唯有直指人心,見性成佛,然而在初學入門時,像《小止觀》與《六妙法門》(註八)之類的方法書,還是有助於走向頓悟之門的工具。所以,道宣律師在編寫《高僧傳》,把他算作禪師,不無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