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特殊的是為了求得六根清淨,而逐條懺悔六根罪業。此在智顗的《法華三昧懺儀》中也照樣援用。因為《觀普賢菩薩行法經》中對於懺悔的功能有如下的說明:「若聲聞毀破三歸及五戒、八戒、比兵戒、比丘尼戒、沙彌戒、沙彌尼戒、式叉摩尼戒,及諸威儀。愚癡不善,惡邪心故,多犯諸戒及威儀法。若欲除滅,令無過患,還為比丘具沙門法,當勤修讀方等經典,思第一義甚深空法。令此空慧,與心相應,當知此人,於念念頃,一切罪垢,永盡無餘。……若欲懺悔滅諸罪者,當勤讀誦方等經典,思第一義。……不必禮拜。應當憶念甚深經法,第一義空,思是法者,是名剎利居士修第一懺悔。」(註一六)
這是說,若能讀誦方等大乘經典,心與空慧相應,即不須以禮拜的方式懺悔,而且是最高的第一懺悔。相反地,如果尚未能與空慧相應,還是要心惟口宣,五體投地,遍禮十方無量諸佛,求哀懺悔。此在《法華三昧懺儀》中也說:「觀心無心,法不住法,諸法解脫,滅諦寂靜,作是懺悔,名大懺悔。」(註一七)
若以知禮的《金光明經文句記》卷三上所說的三種懺悔法而言,最高的懺悔是無生懺(註一八),即是以無念念實相。那便相當於《觀普賢菩薩行法經》的第一懺悔,也是《法華三昧懺儀》的大懺悔。懺悔行法,本為業重障深不易一心專念地修習無漏的定慧者設,然到宋明以後的中國佛教界,舉行各種禮懺道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