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時也很早,最早是自己誦經並供養經卷,同時也供養出家僧眾。到了《地藏菩薩本願經》的〈如來讚歎品〉則教人以「自書此經,或教人書」,「自讀此經,或請人讀」(註六),來超度已墮惡道的眷屬。但卻並未指定要請僧人,甚至指定要請幾位年高有德的僧人,代為讀經超度,這在佛經中是沒有根據的。可是由於有了類此的民間信仰和傳說,便形成了元明二朝「瑜伽僧」的行業,僧人的工作,不是修學佛法弘揚佛法,而是以代人誦經為其職業(註七)。直到現代的中國大陸及臺灣地區,尚有許多人請僧誦經超度先亡。這也可說是《法華經》修行方法的變形及變質。

在《法華經持驗記》卷下,也有三處見到以唱經題「妙法蓮華經」五字為修行方法的,這倒頗似日本的日蓮聖人主張唱題「南無妙法蓮華經」的修行法,雖其在中國,並未形成風氣,曾被用過則為事實:

由於經題即含全經經義,故唱經題,便等於稱讚整部的《法華經》。

《法華經持驗記》卷下,有三處記述逐字禮拜《法華經》的修行方法,現錄其兩例如下:

一字一拜禮《法華經》的修行方法,直到現代還有人使用。我本人於一九六〇年從軍中退役再度出家後,進入山中靜修,智光老和尚即傳授我逐字禮拜《法華經》的法門:每拜一字即口宣經題:「南無妙法蓮華經」,同時另念一句「南無法華會上佛菩薩」。此種修行法,已將唱題及拜經合而為一,頗值得推廣。

《法華經》另一最大特色,是〈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的修持方法,受到千多年來中國佛教徒們歷久不衰的普遍奉行。因其方法簡便,靈驗卓越,而且都是解救人間現實生活中的苦難災害。只要會念一聲觀世音菩薩聖號,便能有求必應,沒有任何儀式供養的要求,任何人在任何時地,都可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