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張少齊居士從大陸帶出了一批佛經,在臺北開辦建康書局,嗣為朱鏡宙居士的發心,成立臺灣印經處,先後翻印了三十餘萬冊,這對佛經在臺灣的流通,功德至鉅。
接著是家師東初老人創辦中華佛教文化館,影印了日本版的《大正新脩大藏經》,正編八百部,續編五百部,計一萬三千餘卷,歷四年的時間,全部費用四百多萬元新臺幣。《大藏經》的影印流通,鼓勵了許多僧俗佛子的閱藏興趣。對於佛法的深入,這是大功大德。
又由於《大正藏》是日本學者所編修,未能盡合中國人的需求,故有屈映光居士發起編印《修訂中華大藏經》。主要的修訂者,乃是蔡念生居士,此老思想綿密,古籍新學,尤於佛典的研索,臺灣的居士界,似尚未有一人能出其右者。這部《中華大藏經》何時全部出就,現在尚不可知。不過另有香港的覺光及元果等法師發起影印也是日本編訂的《卍續藏》,議定仍在臺灣發行,現正在積極工作之中。
《大藏經》之外,中華佛教文化館翻印了日本人編訂的《禪學大成》,華嚴蓮社的南亭法師翻印了丁福保的《佛學大辭典》及《華嚴大疏鈔》。其他寺院或私人翻印的小本佛典,尚有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