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貼緊了現實而下筆。因此,對於一般忙碌在雜務中的人,著述是比較吃力的。
人才是需要多方面的,可惜中國的佛教從來未曾有計畫地培養人才,因為缺乏人才,有了幾位憑自修而成的人才,便不得不來將他們要求成為通才和全才,事事均需人做,人卻只有這麼幾個。於是就來了一個「五馬分屍」,樣樣得做,樣樣做不好。
然而,尚有些人,主張出家人的本務是在參禪念佛,寫文章的法師,便是不修行的法師。出家人掩關念佛,大家覺得可敬,掩關的法師還在著書之說,就覺得離了譜!他們以為閱藏是功德,看經而又寫文章,難道佛說的經還不夠多不夠好,還要你來寫個什麼?於是,有一位掩關的法師,能寫而不寫,寫了也不敢用真名發表,就怕有人說他不修行!這實在是個可怕的觀念。如果此說是真理,那就等於說除了不著作的出家人,自古以來,例如:馬鳴、龍樹、無著、世親、吉藏、法藏、智者、玄奘、窺基、道宣等歷代高僧,都是不修行的和尚了!
我是一個自知不堪大任的人,既非大人之才的通才全才,所以藏在山中自修,我是否是個修行的和尚,當然自己知道,但因我出版了幾本書,所以有人以為我是一個不修行的和尚,乃至有一個主辦盂蘭盆會供僧的居士,故意把我忘掉。再說,在今日的臺灣佛教界,若非自己另有一手弄錢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