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東西方文化談佛教文化
有人說現在中國的文化,是新舊交替的過渡時代,舊的文化破壞之後,新的文化尚未發育(其實是接收)完成。因此失去了文化的重心,才造成了社會人心的浮動,但是筆者以為,中國固然如此,整個的世界也未嘗不然,現在願就我個人的看法,作如下的分析和研討。
東西方文化的最大區別,是在對內的調養與對外的征服。東方文化,包括中國的孔孟老莊與印度的佛教,都著重在自我的超然化與完整化,由自我本身而「推己及人」,所以往往偏於保守。西元十四世紀文藝復興以後的西方文化,每在突飛猛進,特別是近百年來的進化,正如中山先生所說「百年銳於千載」。東方呢?卻如馮友蘭所說的:「古人的思想,發展的太高太成熟了,使得後人難以為繼。」其實,正因為早熟,也就形成了先衰的現狀,當然,最大的原因,還是在於保守的習性。在東方的觀念中,「潔身自愛」或「守身如玉」的貞操,是值得崇拜的,也是值得效法的,至於更進一步,使得大家都能「潔身自愛」,個個皆可「希聖希賢」地「守身如玉」,如不到達大同世界或人間的淨土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