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有乘坐獨木舟上瞻仰萬噸巨輪那樣的感受,所以發願親自去日本走一趟。那時我已三十九歲,而且身體常常多病,為了中國佛教的前途,我就顧不得那些問題了。

如今,我們的中華佛學研究所的規模,尚在草創階段,一切都在學步之中,希望從先進國家學到為我們能用和有用的經驗,因此,我們除了考察他們的教育制度、教學方法、教學設施及教學理念之外,也希望聘請外籍的佛學專家來本所任教,同時派遣資優的學者及學生出國至各外國大學研究深造,以茲提昇國內佛教在信仰與學術方面的層次。相對地,我們也提供名額給國外有關學者及學生,希望他們能來本所利用地緣和語文的便利,研究他們所需要研究的主題。在這一方面,我們已先後和四所外國大學簽訂了合作協定:一九八七年與美國夏威夷大學佛學研究所,一九八九年與日本的京都佛教大學佛教文化研究所,一九九〇年與泰國的法身寺大學、美國的私立密西根大學佛教文學研究所,今天,則是與日本的立正大學《法華經》文化研究所簽訂合約。

五、感懷母校師友鼓勵協助


因為立正大學是我的母校,我於一九六九年至一九七五年間在母校接受培育,先後完成文學碩士及博士學位,在那兒留有我許多非常懷念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