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的佛教

──《華岡佛學學報》第四期序


佛教的目的,雖不在於為人類的文化增加財富,但是,由於佛教的出現及其流動的過程中,確為人類的文化史上留下了一筆極為豐富的遺產。

因此,佛教隨著時代的變遷及其傳播地域的擴大,為了適應當時當地的文化背景,佛教的內容,也在繼續不斷地成長再成長,開發又開發。幾乎每遇到一次新環境或新時代的激揚,佛教的內涵便有一次變動,自對於教義觀點的再認識,以至對於教團生活方式的再檢討,而為佛教的文化,不斷地增添了財富。此所以有因對於律的解釋不同,而有小乘部派佛教的分張,又有因為對於經典解釋及發揮方向的不同而有大乘佛教各派的論典而成了許多所謂佛學的著作,絡繹地被推了出來。

可知,佛學與學佛相對,只要有學佛的人,就有對於佛學做研究的必要。在古代的印度乃至中國、朝鮮半島和日本等的地區國家,研究佛學者,